長女棄傳統名校轉讀國際學校 梁錦松:求學不是求分數
發布時間: 2016/10/06 15:03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3
離開官場,不在其位,然而,前財政司司長、現職南豐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梁錦松,仍然相當關心教育,最新動作是做召集人,與多名教育及商界人士成立「教育2.1」,為本地教育再出謀獻策。
今年64歲的他,高齡為父,育有3名子女,長女才剛13歲,他仍未言休。下一步是否參選特首?在訪問中,他絕無肯定說自己不會參選。
馳騁商界半生,短暫為官,他形容現階段不用「憂柴憂米」,仍未打算退下來。
我感覺上會令健康不太好。看過好些健康文獻,當你習慣了每天的日程,當你有了絕對自由,沒有規律、壓力,個人很易鬆散,反而令健康不好。
太太伏明霞早已問他,為甚麼不花多些時間在子女身上?「她常常說我出來講教育,為甚麼不花多些時間在孩子上……這是很尷尬的問題。所以,你聽我講就好,真的不要跟我做,往往是『賣花姑娘插竹葉』。」
這句訪問的戲言,若將場景換轉今日的教育狀況── 當年他的教改,由直資,以至今日的TSA,衍生的問題影響多少學童?家長是否有選擇可以「唔跟」?
【延伸閲讀】「魚丸子」還是「魚蛋」?2.25 億元普教中無助學中文
他推教改時,子女尚未出生;今日,他的長女司渝(13歲),剛由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轉往沙田基督教國際學校(ICS);次子皓嘉12歲,幼子家瑋8歲則就讀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。
轉戰國際學校
當年正是他一手促成的教育政策鼓勵學校轉為直資。梁錦松為女兒轉校,自言一直也不着重子女成績。
嗯,子女太信我,覺得成績不重要!我一直覺得不要考第一,也不要考最尾,最好不要不合格,她便是差點不合格……中學環境始終不同,太大壓力對她不好。
教改提倡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,他真正想子女實踐,今在國際學校體驗 ── 不論考DSE還是IBDP,還不是公開試?他覺得學生首要學習過程開心。
ICS功課一樣多,甚至難過聖保羅……她有一科Bible Studies,有一問題:假設你是一個不死的人,生活在舊約時期,中間經歷新舊約的missing period,有400年,用第一身去寫見到耶穌,最少400字(見聞、感受)。
是一星期內,跟同學互相討論完成的功課。女兒就這份功課向他求助,也叫他為難,最後也與女兒一起完成。
本地學校不會出這樣深的題目,她很忙,卻很開心,因為有挑戰性。
他憶述,推教改那兩年,他曾就課程內容說過「IB咁好,點解唔全推IB」──要註冊成為IB學校,需要的還不是錢?他如是說:
錢,是香港最不缺的。香港教育經費是3.4 GDP,那是我當時接手教統會的時候。之後增加至4,然後又是3.4,接着又想派$6,000……教育是投資,不是開支。既然收了我稅,我無想過收回。
體罰 祈禱和解
周末間中會帶子女行山、游泳。「他們最鍾意打機,不過,一定有限制……」他坦言,聽過孩子「爆粗」:「阿媽好緊張,我小五、六時也講得流利……不過,我有跟阿仔講,講粗口會影響人家看你的表現。」
而子女是稱他做「老豆」,管教亦寬亦嚴。梁錦松會「打仔」:
女就唔打,只打仔!就咁用手打,好痛㗎!原因?他為了爭玩具,傷害與家人的關係,口出惡言,鬧屋企人,我便『砌』佢。
父子倆怎和解?便是祈禱。「夜晚跟他祈禱,會求天父赦免我罪,因為自己脾氣不好,又打仔……跟住我會求天父,教『阿邊個』以下的事,哈哈。」
他早跟太太「分工」,若另一半教子女時,就算覺不當,也不要即時有異議,以免令子女混淆:
要一個做好,一個做醜,我打他,他有阿媽錫,便不會覺得無希望。
女兒踏入青春期,他笑道,女兒要拍拖也管不來,亦不懂得教她揀男朋友仔:「我最驚有報應……老豆做咁多錯事。」他覺得父母要開明。
母女間有很多矛盾,就算好傾,都有。我要3個小朋友知道,屋企是最安全的地方,就算『砌咗你』(即體罰),有咩冬瓜豆腐,都可以回家,有這種愛很重要,令他們所有事都告訴你。
【延伸閲讀】普教中 VS 粵教中 「騎呢」國語點樣講?
接觸多元世界
梁錦松是慈善機構「小母牛」香港分會主席,長女已造訪內地「小母牛」的農村3次,今年首次帶幼子同行。平常他亦有帶子女探訪深水埗的劏房。
想給年輕人知道世界是多元……他們接觸的世界相對穩定、富庶、乾淨、有秩序。我想給他們知道世界不一定是這樣,要接受多元,不同背景、意見的人……大家才可以解決問題,才夠全面;亦要學會感恩 ── 如果他們的世界太舒服,未必會識。
他白手興家,子女長大後,大抵依仗父親的財富也無憂。「哪說得定呢?雖然我們是戰後出生,未經歷過戰爭,不過,現在世界有很多亂局,像今天,我的好友John Chen宣布Blackberry停產,曾幾何時,它風光一時……你說孩子不用養我們?未知的,可能要養,是否養得起,是另一件事。」
他直言未來的世代是VUCA世界,即volatility(波動性)、uncertainty(不確定性)、complexity(複雜性)、ambiguity(模糊性)。
任何人的孩子都是面對這個世界。我做過金融、政府、地產,我的細路做甚麼?20年前也未知互聯網是如此大的行業,我怎估到?惟有裝備他們對知識追求的能力,那是T型學識,包括文、理,至少一門有鑽研。
若他們想做的工作是 ── 特首,他又如何引導?「上帝自有安排」是他常掛在口的一句。
其實,有正確價值觀更重要。你有能力,好素養,立心不正便不好……我留甚麼財富給子女?身為基督徒,是行公義、好憐憫、存謙卑之心與神同行。
【其他熱話】DSE 中文科習作 「一剎那」時間究竟有幾長?
【其他熱話】Send錯email 變關公? 秒速收回Email大法!
撰文 : 羅惠儀 TOPick記者